登陆

巴菲特与加密货币:从“老鼠药”到间接获利?

author 2025-02-07 77人围观 ,发现1个评论 巴菲特伯克希尔·哈撒韦NubankNu Holdings金融科技

沃伦·巴菲特,这位价值投资的旗帜人物,长期以来对加密货币持否定态度,将其斥为“老鼠药”。然而,伯克希尔·哈撒韦公司对巴西加密银行Nubank母公司Nu Holdings的投资,却使其间接参与了加密领域,并从中获利。

伯克希尔·哈撒韦公司于2021年投资Nu Holdings,并在其IPO后追加投资,总投资额达7.5亿美元。尽管巴菲特本人对加密货币的评价从未改变,但Nu Holdings的股价上涨,使伯克希尔·哈撒韦公司的投资获得了超过2.85亿美元的收益。Nu Holdings旗下的Nubank,推出了加密货币交易平台Nubank Cripto,支持多种加密货币,并提供USDC的激励功能,这直接促进了Nu Holdings的增长,也间接为伯克希尔·哈撒韦公司带来了收益。

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伯克希尔·哈撒韦公司的投资并非直接针对加密货币领域。Nu Holdings是一家多元化的金融科技公司,其收入主要来自传统金融产品,如信用卡、保险和投资账户等。伯克希尔·哈撒韦的投资决策主要基于Nu Holdings在拉美新兴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其优秀的管理团队,而非其在加密货币领域的业务。

此外,近年来伯克希尔·哈撒韦公司已经小幅减持了Nu Holdings的股票,这表明其投资策略并非盲目追逐加密货币的热潮。

巴菲特的案例并非个例,其他知名的加密货币反对者,如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·戴蒙和微软创始人比尔·盖茨,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。尽管公开表达对加密货币的负面看法,但他们的公司却通过投资加密相关的ETF或其他方式间接参与到加密市场中。

这反映了商业世界利益导向的本质。即使对加密货币持怀疑态度,但只要能从中获利,许多公司仍会选择参与其中。 巴菲特的投资案例,或许可以看作是传统金融巨头在应对新兴技术浪潮时的一种谨慎而 pragmatical 的态度:既不盲目拥抱,也不完全排斥,最终,商业利益才是决策的终极驱动因素。

已有1条评论
  • 2025-02-07 17:14:35

    巴菲特通过投资Nu Holdings间接参与加密领域并获利,这说明即使对加密货币持否定态度,商业利益仍是主要驱动因素。值得思考的是,这是否代表传统金融巨头对加密货币态度的转变?

不容错过
Powered By fajia180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