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這次醞釀的穩定幣法案,正式名稱為《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.S. Stablecoins》,簡稱《GENIUS Act》,我個人認為,如果它能順利通過,絕對會是加密貨幣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,甚至有資格名列前五。這個法案不僅僅是針對穩定幣的監管,更可能深遠地影響整個加密貨幣產業的未來走向。
回想過去,加密貨幣總給人一種野蠻生長的印象,缺乏明確的法律規範。各國政府的態度也曖昧不明,時而打壓、時而觀望。這種不確定性,一直是阻礙加密貨幣普及的最大障礙。《GENIUS Act》的出現,或許能打破這種僵局,為穩定幣乃至整個加密貨幣產業,帶來一個更清晰、更友善的發展環境。這不僅是美國的政策轉向,也可能引領全球對加密貨幣的態度發生轉變。
當然,任何法案的通過都充滿變數。在政治角力、利益團體遊說之下,《GENIUS Act》是否能完整地按照目前的版本通過,仍然是個未知數。但無論如何,這項法案的提出,本身就代表著美國政府對於穩定幣的重視,以及對於加密貨幣產業潛力的認可。畢竟,在這個 主權基金 都在積極佈局加密貨幣的時代,任何國家都不想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中落後。
《GENIUS Act》最核心的條款之一,就是強制要求穩定幣發行商必須持有 1:1 的足額資產作為儲備。這些儲備資產的範圍被嚴格限定在現金、銀行活期存款,以及短期限的美國國債。換句話說,穩定幣的價值,必須要有等值的、高度流動性的資產作為支撐,以確保在任何情況下,持幣人都能夠隨時將手中的穩定幣兌換回美元。這項規定,徹底杜絕了穩定幣發行商挪用或再質押儲備資產的可能性,從根本上保障了使用者的權益。
想像一下,過去我們對於某些穩定幣的儲備資產組成,總是霧裡看花,不知道裡面到底藏了多少風險。現在,有了這項法案的規範,我們就可以更放心地使用穩定幣,不用再擔心會突然遇到 黑天鵝 事件,導致血本無歸。這種安全感,對於推動穩定幣的普及,絕對是至關重要的。
除了要求 1:1 的足額資產儲備之外,《GENIUS Act》還要求穩定幣發行商必須進行高頻次的資訊披露。具體來說,發行商必須每月至少發布一次儲備報告,詳細列出儲備資產的組成、價值,以及其他相關資訊。此外,法案還引入了外部審計機制,確保儲備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。這種透明度的提升,將有助於建立使用者對於穩定幣的信任,降低市場的恐慌情緒。
更重要的是,法案還設立了牌照制度。一旦某家發行商的穩定幣流通市值超過 100 億美元,就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轉入聯邦監管體系,接受銀行业级别的嚴格監管。這意味著,規模較大的穩定幣發行商,將會受到更嚴格的資本要求、風險管理要求,以及合規性要求。這種分級監管的模式,既能確保系統性風險得到有效控制,又能避免過度監管扼殺創新。
《GENIUS Act》的另一個亮點,就是將穩定幣明確定義為一種新型的支付媒介。這意味著,穩定幣將主要受到銀行監管體系的約束,而不是受到證券或商品監管體系的掣肘。這種定義,為穩定幣的發展掃清了法律障礙,也為其在支付領域的應用,打開了更廣闊的空間。例如,我們可以想像,未來使用穩定幣進行跨境支付、線上購物,將會變得更加便捷、高效。
此外,法案還給予現有的穩定幣發行商一定的緩衝期,敦促它們盡快獲取牌照或納入合規。這可以被視為是一種「招安」的策略,目的是將現有的市場參與者,納入到聯邦監管的框架之下。對於像 USDT 和 USDC 這樣的龍頭穩定幣來說,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訊號。它們是否會選擇接受監管,成為合規的市場參與者,將會對整個穩定幣產業的格局,產生深遠的影響。
過去幾年,穩定幣一直背負著「不透明」的污名。人們總覺得,穩定幣就像一個黑盒子,不知道裡面到底裝了什麼。隔一段時間,就會出現各種 FUD (Fear, Uncertainty, and Doubt) 的消息,不是 Tether 的資產被凍結,就是 Circle 傳出有財務漏洞。這種不確定性,讓很多人對穩定幣望而卻步。但說實話,仔細想想,Tether 光靠那些底層國債的利息,一年就能輕鬆賺進幾十億美元。Circle 略少,去年也拿到了 17 億美元的利潤。這可是躺著賺錢啊!從動機上來說,它們根本沒有作惡的必要,反而比誰都更渴望合規。
現在,《GENIUS Act》有望將這個不透明的黑盒,變成一個透明的白盒。以前大家詬病 Tether 的錢可能會被美國凍結,現在好了,法案直接要求把錢放到美國合規的託管機構裡,而且還要高頻次地披露資訊,讓大家可以安心。對於我們這些在 Crypto 圈子裡打滾的人來說,「不用擔心跑路」是一個多麼大的優勢啊!畢竟,誰也不想再經歷一次 FTX 事件,對吧?
穩定幣,一度差點被 CBDC (央行數位貨幣) 搶走風頭。很多國家都在積極研究 CBDC,但說實話,如果真的推出了,大概率不會建立在區塊鏈上,頂多是建立在央行的內部聯盟鏈上。那種東西,說實話,沒什麼意義。CBDC 最火的時候,曾經是穩定幣最危險的時候。如果當年 CBDC 真的成了主流,那麼現在的穩定幣,很可能會被無限打壓到陰暗的角落,而區塊鏈也只能扮演一個最小化的角色。剩下的那些半死不活的穩定幣,甚至還要學習央行數位貨幣的標準,標準的話語權完全旁落。
但現在,穩定幣贏了 (即將)。大家反而要學習【區塊鏈 + Token】這個標準。現在很多區塊鏈,其實上面也沒有什麼有意義的應用,唯獨就是穩定幣轉帳而已。例如 Aptos,我用到 Aptos 唯一的場景,就是從 Binance 到 OKX 互轉。而現在,穩定幣將會被立法,這意味著什麼呢?沒錯,區塊鏈,將成為唯一標準。未來,每一個穩定幣的用戶,第一個要學會的就是使用錢包。
插個題外話,現在我認為以太坊力推 EIP-7702 這件事,還真的有一些前瞻性。在其他鏈一窩蜂搞 meme 幣的時候,感謝以太坊還在堅持帳戶抽象。
EIP-7702 就是帳戶抽象,它可以支援例如:社交帳號註冊錢包、使用本幣支付 GAS 等等。這給未來新用戶大量使用穩定幣,解決了最後一公里。想想看,如果我們可以用 Facebook 帳號直接註冊一個錢包,然後用新台幣支付交易手續費,那使用穩定幣的門檻,是不是就大大降低了?這絕對是推動穩定幣普及的關鍵一步。 蔡力行 說過,科技的進步,就是要讓人們的生活更便利。EIP-7702 正是朝著這個方向前進。
一旦穩定幣得到了立法支持,出入金的流程將會變得更加簡單,這意味著一個全新的時代即將來臨。過去,礙於穩定幣的灰色地帶屬性,許多傳統金融機構對於涉足加密貨幣領域始終抱持觀望態度。但是,如果《GENIUS Act》順利通過,情況將會徹底改觀。我們可以想像,許多傳統券商將會開始提供穩定幣的相關服務,讓投資者可以更便捷地將資金轉入加密貨幣市場。美股投資者的資金,可以瞬間轉換為穩定幣,然後在一秒之內直接進入 Coinbase 等交易所,你說這是不是很瘋狂?
這種便捷性,將會吸引大量的資金湧入加密貨幣市場,為整個產業帶來巨大的活力。過去,出入金的流程繁瑣、耗時,而且手續費高昂,一直是阻礙加密貨幣普及的重要因素。現在,有了穩定幣這個橋樑,傳統金融與加密貨幣之間的隔閡將會逐漸消失,資金的流動將會更加自由、高效。
再讓我們大膽地幻想一下,如果《GENIUS Act》最終在眾議院順利通過,接下來會發生什麼?我認為,由於穩定幣業務的利潤過於豐厚,現有的穩定幣龍頭企業,以及新加入的傳統金融巨頭,將會瘋狂地推廣它們的穩定幣產品。這將會引發一場激烈的市場爭奪戰,各家企業都將竭盡所能地吸引更多的用戶。
而對於圈外人士來說,他們可能會因為這些鋪天蓋地的推廣活動,開始接觸並使用穩定幣。然後有一天,他們會發現,既然錢包帳戶都已經創建好了,那麼了解一下裡面的 比特幣 ,難度很大嗎?答案顯然是否定的。穩定幣就像一個巨大的特洛伊木馬,當你開始使用穩定幣的那一剎那,你就已經不知不覺地半隻腳踏入了加密貨幣的世界。就像 孔令奇 的歌一樣,一旦接觸,就難以自拔。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力,將會對加密貨幣的普及產生深遠的影響。或許有一天,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,都會成為加密貨幣的使用者。
穩定幣作為一個龐大的資金池,雖然不能直接購買美國國債來化解債務危機,但至少為美債的二級市場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。這點至關重要。想像一下,如果市場上缺乏足夠的買家,美債的價格可能會下跌,進而影響美國的融資能力。而穩定幣的存在,可以吸收一部分市場上的資金,為美債市場提供支撐。這種間接的支持作用,不容小覷。 葉倫 肯定也看到了這一點。
而且,隨著時間的推移,穩定幣逐漸成為美債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它們不僅是資金的來源,也是交易的媒介。許多機構投資者,會利用穩定幣來進行美債的買賣,提高交易效率。這種緊密的聯繫,使得美國政府不太可能輕易放棄穩定幣。畢竟,沒有人會輕易放棄一個對自己有利的工具。
因此,我認為,美國一旦立法通過《GENIUS Act》,嘗到了穩定幣帶來的甜頭之後,是不可能再回頭取消掉的。因為穩定幣不僅對加密貨幣產業有利,也對美國的金融體系,甚至對美國的國家利益,都有著重要的意義。這種多贏的局面,使得穩定幣的發展,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。就像 蘇花公路 改善計畫一樣,一旦啟動,就很難停止,因為它關係到整個地區的發展。
而且,我們也有充分的信心,穩定幣確實是我們這個行業的偉大創新之一。用過穩定幣的人,很難再回到傳統的現金 - 銀行體系。那種繁瑣的流程、高昂的手續費,以及漫長的等待時間,都會讓人感到難以忍受。穩定幣的便捷、高效、低成本,已經改變了人們對於資金轉移的認知。法案回不去,用戶也回不去。未來,疑慮即將掃清,標準將會被掌握,大規模資金湧入的時代看來也指日可待。或許,我們正在見證一個新的金融時代的誕生。就像 青鳥 行動一樣,一旦開始,就很難停止,因為它代表著人們對於改變的渴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