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

港股惊魂:特朗普变脸收割?科技股狂欢难掩马斯克稀土之痛

author 2025-04-26 35人围观 ,发现0个评论 以太坊DeFiNFT元宇宙Web3

特朗普变脸与港股的过山车:一次心照不宣的收割?

虚晃一枪:特朗普的关税戏码

4月23日这天,港股市场就像坐了一趟海盗船,起起落落,让人心惊肉跳。罪魁祸首,正是那个让人捉摸不透的美国前总统——特朗普。前脚还在挥舞着关税大棒,后脚就笑眯眯地说要大幅削减。这种变脸速度,堪比川剧大师,也难怪港股三大指数瞬间被打了鸡血,齐刷刷往上冲。恒指涨了2.37%,恒生科技指数更是飙升3.07%。这数据,看着挺喜人,但我总觉得背后藏着点什么,让人不太舒服。

特朗普这招“胡萝卜加大棒”,玩得炉火纯青。说要减关税,看似是释放善意,实则更像是在试探中国的底线,或者说,在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。毕竟,他的一言一行,都牵动着全球市场的神经,随便放个风,就能让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,也能让一部分人一夜暴富。这其中的猫腻,谁又能说得清呢?我总觉得,这种“利好”,更像是一种诱饵,引诱着不明真相的散户冲进市场,最终成为被收割的韭菜。

科技股的狂欢与马斯克的苦衷:稀土的博弈

这波上涨行情中,科技股无疑是最大的赢家。小米、阿里这些权重股,涨得那叫一个欢。但与此同时,特斯拉的马斯克却愁眉苦脸,抱怨中国的稀土出口限制影响了“擎天柱”人形机器人的生产。这事儿,听起来挺滑稽,但也暴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:在高科技领域,中国已经具备了制衡美国的力量。

稀土,这玩意儿,别看名字土里土气,却是现代工业的“维生素”。没有它,很多高科技产品都玩不转。中国是稀土储量大国,也是出口大国,我们在稀土问题上的态度,直接影响着全球高科技产业的格局。马斯克抱怨稀土出口限制,说明他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压力。这也警示我们,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,必须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,掌握核心技术,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地产股的迷雾:政策预期下的豪赌

与科技股的红火相比,内房股的表现就显得有些惨淡了。建发国际、中国金茂这些地产股,跌幅都不小。中邮证券的分析师说,地产板块上涨一般提前于基本面企稳,叠加近期地产增量政策预期较强,所以短期内有望实现超额收益。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,但我总觉得有点“忽悠”的成分。

房地产市场,现在就像一团迷雾,谁也看不清未来的走向。一方面,政府在不断出台调控政策,试图稳住房价;另一方面,开发商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,急于回笼资金。在这种情况下,指望地产股能持续上涨,恐怕有点不切实际。那些所谓的“政策预期”,很可能只是空头支票,最终让投资者血本无归。对于地产股,我始终保持着一份警惕,不会轻易入场。

资金的背叛:南向资金的“割韭菜”行动?

更让我感到不安的是,4月23日这天,南向资金竟然净卖出了181.07亿港元!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那些曾经高喊着“价值投资”、“长期持有”的内地资金,正在悄悄地撤离港股市场。他们一边鼓吹着港股的投资价值,一边却在偷偷地抛售股票,这难道不是一种“割韭菜”的行为吗?

南向资金,原本是希望通过投资港股,分享香港经济发展的红利。但现在看来,他们更像是来“捞一笔”的。一旦赚够了钱,就毫不犹豫地抽身离去,留下那些盲目跟风的散户,独自承受市场的风险。这种行为,让我感到愤怒,也让我对港股市场的未来,充满了担忧。

分析师的“明牌”:谁在刀尖舔血?

最后,我想说说那些所谓的“分析师”。国元国际建议配置未来有望受益于AI赋能的消费板块以及互联网板块中的龙头个股,还推荐配置一定的能源、通讯、公用事业等具有强现金流能力的防守板块。这些建议,听起来面面俱到,但实际上却毫无价值。

分析师,他们的工作就是预测市场的未来,给投资者提供建议。但现实却是,他们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的现象,无法洞察市场的本质。他们的建议,往往是滞后的,甚至是错误的。如果你盲目相信他们的建议,很可能会在市场中迷失方向,最终成为被收割的韭菜。记住,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的“明牌”,要独立思考,做出自己的判断。

请发表您的评论
不容错过
Powered By fajia180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