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中国资本市场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,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成为重要战略方向。公募基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,其资金规模和投资动向备受关注。
巨额增量资金入市
据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,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%。多家基金公司预测,未来每年公募基金将贡献5000亿元至7000亿元左右的增量资金,其中公募基金持股规模增长将贡献5000亿元至6000亿元左右的增量资金。这将为A股市场注入强大活力,推动市场长期健康发展。
投资方向:行业龙头与中小盘成长股并重
公募基金的投资策略并非单一化,既关注行业龙头公司,也兼顾中小盘成长公司。2024年四季度末数据显示,基金持仓市值超亿元且持仓占流通股比例逾10%的股票达128只,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、电子、电力设备、机械设备和食品饮料等行业。
这些股票既包括宁德时代、中国平安、美的集团等市值超千亿的巨头,也包括鑫铂股份、民爆光电等市值不到50亿元的小盘股。这体现了公募基金在投资策略上的多元化,既追求稳健收益,也积极寻找高成长性投资机会。
业绩预增股受追捧
在128只基金重仓股中,已有49只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。其中,30只股票预计2024年净利润增长(含扭亏为盈),显示出这些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。
部分公司业绩增速显著。例如,微电生理-U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726.23%至884.44%,兆易创新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576.43%左右。这些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,与其在各自领域的领先技术和市场地位密切相关。
此外,百利天恒-U、万辰集团等公司预计2024年净利润扭亏为盈,这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。百利天恒-U的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其核心产品获得的巨额首付款。
业绩预增+基金重仓的超跌股:高增长潜力与投资风险并存
基金重仓且业绩预增的30只股票中,部分股票在2025年以来表现强劲,跑赢大盘。然而,这些股票也存在一定的回撤风险。部分股票从2024年高点回撤幅度超过30%,例如中信博回撤幅度达39.5%。
尽管如此,机构对这些公司未来业绩仍抱有积极预期。例如,东吴证券研报认为中信博在手订单充足,有望支撑2025年持续增长。此外,微电生理-U、纳睿雷达等个股也获得了多家机构的一致看好,预计今明两年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。
区块链技术与公募基金的潜在关联
虽然本文并未直接提及区块链技术,但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,未来公募基金的运营和投资管理中,区块链技术可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例如,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安全性,提升基金交易效率,降低运营成本,并为投资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投资环境。未来,我们有理由期待区块链技术与公募基金的深度融合,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