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

四月基金风云:创新药狂飙,AI陨落,谁是赢家?

author 2025-05-09 22人围观 ,发现0个评论 基金创新药AI人工智能医药

四月基金市场的冰与火之歌:创新药狂飙,AI概念股折戟?

四月的基金市场,宛如一出现实版的冰与火之歌,几家欢喜几家愁。8451只混合型基金(各类份额分开计算)的表现差异之大,令人咋舌。一边是创新药主题基金的“鸡犬升天”,涨幅突破天际,另一边却是AI概念股的“兵败如山倒”,跌得让人怀疑人生。这不禁让人思考,基金投资的本质究竟是什么?是追逐热点,还是坚守价值?

令人咋舌的涨跌对比:谁在欢呼,谁在哭泣?

数据显示,四月份竟然有高达6529只基金净值下跌,占比之高令人震惊。这意味着,绝大多数基民的四月都是在“绿油油”的煎熬中度过的。当然,有人哭就有人笑,1899只上涨的基金如同沙漠中的绿洲,给绝望的市场带来一丝希望。更令人艳羡的是,有42只基金的涨幅超过10%,简直是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
中航系的异军突起:押宝创新药的豪赌?

中航优选领航混合发起A和C,如同两匹黑马,以17.30%和17.25%的收益率勇夺冠亚军。要知道,这两只基金可是2024年12月24日才成立的新基金,成立至今的收益率已经超过42%!如此惊人的业绩,不禁让人好奇,它们究竟是踩中了什么风口?答案就藏在它们的重仓股里:益方生物、奥赛康、迪哲医药、诺诚健华…清一色的创新药企业。这说明,中航系基金经理坚决押注创新药行业,并且成功地抓住了这波行情。但这真的是实力吗?还是仅仅是运气使然?要知道,医药行业的投资风险极高,一旦政策或市场发生变化,这些重仓股很可能瞬间变脸。

汇添富的医疗奇兵:是实力还是运气?

如果说中航系是单兵突进,那么汇添富就是集团作战。汇添富旗下竟然有9只基金单月涨幅超过10%,其中大部分都是医疗主题基金,比如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A。这只成立于2015年的老牌基金,4月份收益率高达12.18%,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也超过了55%。基金经理张韡认为,医药行业未来2至3年会持续展现出较好的抗周期性和科技属性,因此主要配置创新药及进口替代率低,壁垒高的优秀设备耗材龙头。这种逻辑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,但真的是万无一失吗?医药行业的政策风险、研发风险、市场风险都非常高,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,都可能导致基金业绩大幅下滑。更何况,汇添富的医疗主题基金规模普遍较大,船大难掉头,一旦市场风格发生转变,很可能陷入被动。

深扒医药基金的逻辑:创新药的黄金时代真的来了吗?

创新药无疑是近年来医药行业最火热的概念之一,也成了众多基金经理眼中的“香饽饽”。但仔细想想,创新药真的就意味着“稳赚不赔”吗?亦或只是资本市场炒作出来的一个美丽泡沫?我们有必要冷静地审视一下这背后的逻辑。

创新药的投资逻辑:高风险与高回报的博弈

创新药的投资逻辑很简单:技术突破带来新药上市,新药上市带来高额利润,高额利润推动股价上涨。但现实往往比理想更骨感。一款创新药的研发,动辄需要数年乃至十数年的时间,耗资更是数以亿计。期间,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,都可能导致血本无归。更何况,即使成功上市,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医保谈判的压力。因此,创新药投资本质上就是一场高风险与高回报的博弈,考验的是基金经理的眼光和魄力。

明星基金经理的策略:张韡的医药投资经

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A的基金经理张韡,无疑是医药投资领域的明星人物。他坚信医药行业具有抗周期性和科技属性,因此主要配置创新药及进口替代率低,壁垒高的优秀设备耗材龙头。这种策略看似稳健,但实际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。首先,过度集中于创新药,可能会忽略其他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。其次,所谓的“龙头企业”,估值往往已经很高,未来的上涨空间可能有限。因此,张韡的医药投资经,更多的是一种价值投资的思路,追求的是长期稳健的回报,而非短期暴利。

规模与收益的悖论:大基金真的更好吗?

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A的规模高达44.08亿元,属于典型的“大基金”。很多人认为,大基金实力雄厚,更容易获得超额收益。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规模越大,操作难度越大,调仓换股的成本也越高。尤其是在医药这种专业性很强的领域,大基金很难像小基金那样灵活地把握市场机会。更何况,大基金往往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,一旦遭遇大规模赎回,很可能被迫抛售股票,从而加剧市场的下跌。因此,对于医药基金来说,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,适中即可。

AI主题基金的滑铁卢:是泡沫破裂还是暂时回调?

四月份,AI概念股遭遇重挫,东吴阿尔法混合C、东吴阿尔法混合A、东吴新经济混合C、东吴新经济混合A等基金单月跌幅均超过14%。要知道,这些基金在一季度还重仓配置消费电子、AI算力、半导体等方向,可谓是All in AI。如此惨烈的下跌,不禁让人怀疑,AI的春天真的来了吗?还是说,这只是一个被资本吹大的泡沫?

消费电子的寒冬:是周期性调整还是结构性衰退?

消费电子是AI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,但近年来却一直处于寒冬之中。一方面,智能手机市场饱和,创新乏力,换机周期越来越长。另一方面,新的消费电子产品(如AR/VR)尚未形成规模效应,难以支撑整个行业的发展。因此,消费电子的寒冬,不仅仅是周期性调整,更可能是结构性衰退。过度依赖消费电子的AI基金,自然难以幸免。

AI算力的迷雾:是真需求还是伪概念?

AI算力是AI发展的基础,但目前AI算力的需求,更多的是来自于训练大型模型,而非实际应用。换句话说,AI算力的需求,很大程度上是“空中楼阁”,缺乏坚实的地面支撑。更何况,AI算力的竞争异常激烈,英伟达等巨头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,留给国内企业的空间并不大。因此,AI算力的投资,需要更加谨慎,避免陷入“伪概念”的陷阱。

半导体的困境:国产替代的漫漫长路

半导体是AI的基石,也是中国科技产业的“卡脖子”难题。国产替代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,但这条路注定充满艰辛。一方面,技术差距依然巨大,短期内难以追赶。另一方面,国际竞争异常激烈,面临着来自美国等国家的制裁和打压。因此,半导体的投资,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承受力,才能熬过漫漫长夜,最终迎来黎明。

基金投资的反思:追涨杀跌的陷阱与长期主义的价值

四月份的基金市场,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无论是追逐热点,还是坚守价值,都不能保证一定能够获得成功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投资行为,避免陷入追涨杀跌的陷阱,坚持长期主义的价值。

散户的宿命:韭菜是如何炼成的?

大部分散户投资者,都难以逃脱“追涨杀跌”的宿命。看到别人赚钱了,就盲目跟风,结果往往是高位站岗;看到自己亏钱了,就恐慌割肉,结果往往是错失反弹的机会。这种投资行为,就像韭菜一样,被一茬又一茬地收割。要避免成为韭菜,首先要做的就是克服人性的弱点,保持理性,不要被市场情绪所左右。其次,要学习基本的投资知识,了解基金的运作原理和风险特征。最后,要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,设定止盈止损点,严格执行。

基金经理的良心:是专业还是忽悠?

基金经理是专业的投资者,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能够战胜市场。有些基金经理,为了追求短期业绩,不惜冒险追逐热点,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。有些基金经理,为了收取管理费,不断发行新的基金,却对投资者的利益漠不关心。因此,选择基金经理,不仅要看他们的历史业绩,更要看他们的投资理念和职业道德。一个真正有良心的基金经理,会把投资者的利益放在首位,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自己的利益。

价值投资的真谛:如何在喧嚣的市场中保持清醒?

在喧嚣的市场中,保持清醒,坚持价值投资,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。价值投资需要长期坚守,需要耐心等待,需要抵抗诱惑。但只有坚持价值投资,才能在长期获得稳健的回报。价值投资的真谛,在于寻找被低估的资产,并长期持有,等待价值回归。这需要我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,不盲从市场,不人云亦云。更需要我们具备坚定的信念,不被短期波动所干扰,始终相信价值的力量。

请发表您的评论
不容错过
Powered By fajia180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