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几天,光伏行业上市公司如同被扒光了底裤,业绩报告刺眼得让人不敢直视。TCL中环的亏损,赤裸裸地摆在那里,像一记响亮的耳光,扇在了所有光伏从业者的脸上。98.18亿元的亏损,同比暴跌387.42%,这不仅仅是数字,而是血淋淋的现实!
别跟我说什么“周期性调整”,也别扯什么“行业普遍现象”。晶科能源那点微薄的利润,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,同比暴跌98.67%,也好意思拿出来说事?整个行业都在比烂,谁亏得少,谁就是赢家?这种畸形的逻辑,简直可笑至极!
有人说,光伏行业进入了“最困难的一年”。狗屁!这根本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“自杀式竞争”。从上游的硅料,到下游的组件,全产业链集体跳水,比谁亏得多,比谁死得快。这种疯狂的内卷,最终只会把整个行业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。
TCL中环的巨亏,只是冰山一角。它暴露的,是整个光伏行业长期积累的病态。过度扩张、盲目投资、低价竞争,这些毒瘤不除,光伏行业永远无法迎来真正的春天。现在,潮水退去,才知道谁在裸泳!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光伏巨头,如今却一个个面如土色,丑态毕露。这场大戏,才刚刚开始。
这种“饮鸩止渴”式的策略,非但没有提升市占率,反而加剧了库存压力。23.52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,占存货账面余额的27.10%,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!这意味着,TCL中环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硅片,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贬值。每一天,都在眼睁睁地看着真金白银变成一堆废品。
更可悲的是,TCL中环还在自欺欺人,说什么“依旧是行业第一”。拜托,都亏成这样了,还死要面子活受罪?这种虚假的繁荣,只会掩盖问题的严重性,延缓企业转型的步伐。
光伏行业的裁员潮,如同瘟疫般蔓延,吞噬着每一个从业者的希望。隆基绿能、天合光能、晶科能源、阿特斯,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巨头,如今却纷纷举起了裁员的屠刀,毫不留情地砍向那些曾经为他们创造价值的员工。
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吧:隆基绿能员工总数从7.51万人锐减至3.79万人,几乎腰斩!天合光能从4.30万人减至3.00万人,晶科能源从5.74万人降至3.38万人,阿特斯从2.14万人降至1.58万人……这哪里是“降本增效”,这简直就是一场“大逃杀”!
这些巨头们口口声声说要“优化人员结构”,要“提升运营效率”,但实际上呢?他们只是在为自己的错误决策买单,把风险转嫁给那些无辜的员工。那些被裁掉的员工,上有老,下有小,他们未来的生活该怎么办?谁来为他们的命运负责?
这场裁员潮,不仅仅是数字游戏,更是对人性的考验。它让我们看到了资本的冷酷,看到了企业在困境面前的无情。光伏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,而那些被裁掉的员工,成为了这场变革的牺牲品。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悲剧,也是这个行业的耻辱。
说白了,TCL中环做组件,更多的是为了给自己的硅片找销路。这种“自产自销”的模式,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,或许还能勉强维持。但现在是什么时候?是光伏寒冬!是产能过剩!你生产出来的组件,如果没有足够的产品力,没有足够的性价比,谁会买你的账?
更要命的是,TCL中环的BC组件,到现在还没有形成规模化订单。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你的技术再好,如果不能转化为实际的销售额,那就只是空中楼阁!是镜花水月!
但仅仅是坦诚是不够的,关键是要拿出实际行动!TCL中环计划2025年进一步将组件产能升级为Topcon组件、BC组件产能,这当然是好事。但问题是,在没有规模优势,且技术仍然存在差距的情况下,组件业务的扭亏为盈,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。这可不是靠嘴上说说就能实现的,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,甚至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!
TCL中环也算是识时务者为俊杰,及时调整了策略,降低了开工率。这就像一个溺水的人,终于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,希望能借此喘口气,缓一缓。
但这种“自律”,真的能解决根本问题吗?我看未必。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,总会有人偷偷摸摸地搞小动作,破坏规则,扰乱市场。所谓的“限价、控产”,很可能只是一纸空文,最终沦为一场闹剧。
但我们不能被这种假象所迷惑。一季度的亏损收窄,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,是短期因素影响的结果。在行业整体供过于求的大背景下,这种微弱的复苏,随时都有可能被残酷的现实所吞噬。
光伏行业的未来,充满了不确定性。技术创新、政策调整、市场变化,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。TCL中环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,能否在危机中抓住机遇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这条路注定充满荆棘,充满挑战。留给TCL中环的时间,已经不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