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登的四年总统任期,可被总结为一场与通胀的持续抗争。尽管美联储的加息行动使通胀在2022年至2024年间有所下降,避免了严重的经济衰退,但CPI在四年内累计上涨约21.2%,超过同期家庭收入增长(19.4%)。这导致美国民众实际购买力下降,生活成本居高不下,成为2024年大选的重要因素,并最终导致哈里斯的败选。
数据显示,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,美国家庭实际收入为负增长;直到2023年6月才转正。与之形成对比的是,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,尽管家庭收入增长低于拜登任期,但通胀率远低于拜登任期,实际收入增长更为显著。
分析显示,在拜登任期内,26个主要消费类别中,有12个类别的价格涨幅超过收入涨幅,其中包括住房、交通和食品等主要支出领域。而特朗普任期内,所有类别物价涨幅均低于收入涨幅。
造成“拜登通胀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包括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、消费模式转变、政府巨额刺激政策以及俄乌冲突等。尽管拜登政府试图解决通胀问题,但各种冲击接踵而至,例如能源价格飙升、汽车价格上涨、住房成本增加等,都进一步加剧了通胀压力。美联储在应对通胀上的迟缓反应也难辞其咎。
值得注意的是,即将再次执政的特朗普也面临通胀的挑战。其第一个任期受益于页岩油气繁荣,但贸易壁垒、巨额国债以及日益恶化的气候变化都可能推高未来的物价。拜登的经历或为未来的总统们敲响警钟,尤其对特朗普而言,需要认真对待通胀风险。
风中舞者
回复数据详实,分析透彻,特别是将拜登政府的通胀问题与特朗普政府时期进行了对比,更能体现问题严重性。不过,文章中提到的各种因素对通胀的影响程度,还需要更深入的量化分析。 对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而言,这篇文章无疑是一个警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