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3日,CKB官方发布了基于CKB的闪电网络方案——Fiber Network(光纤网络),这则消息迅速在社区引发热议,并带动CKB价格在一天内快速上涨近30%。Fiber网络之所以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,主要得益于闪电网络强大的叙事魅力,以及Fiber对传统闪电网络的方案升级和改进。
Fiber在多类型资产支持、手续费和响应速度、隐私和安全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。首先,Fiber可以原生支持CKB、BTC、稳定币等多种资产,而BTC闪电网络只能原生支持比特币,无法直接支持非BTC资产,只能间接支持稳定币。其次,CKB的手续费远低于BTC,响应速度更快,这使得Fiber在用户体验方面具有明显优势。此外,Fiber在隐私和安全层面也做出了不少优化,例如通过Daric协议修改了撤销密钥设计,大幅减少了WatchTower和用户客户端的存储压力。
更重要的是,Fiber和BTC闪电网络可以互联互通,形成更大的P2P网络。CKB官方甚至表示,将在Fiber和闪电网络中设置10万个物理节点,以促进P2P支付网络的完善与进步。这一宏伟的愿景,如果得以实现,将对闪电网络、CKB乃至整个比特币生态产生巨大的利好。
根据mempool的数据,目前BTC闪电网络中已安置了3亿多美元的资金,节点数量约为1.2万个,彼此之间构建了近5万条支付通道。越来越多商家开始支持闪电网络收付款,随着BTC被认可度的提升,闪电网络和Fiber等链下支付方案的崛起势能将与日俱增。
为了更好地理解Fiber的技术方案,我们撰写了这篇关于Fiber整体方案的研报。作为基于CKB的闪电网络实现方案,Fiber的原理与比特币闪电网络大体一致,但在很多细节上进行了优化。Fiber的总体架构包括四个核心部分:支付通道、WatchTower、多跳路由和跨域支付。
支付通道的核心是将转账/交易转移到链下处理,并在一段时间后将最终状态提交到链上进行结算。这样一来,交易就可以摆脱BTC等主链的性能限制,实现即时完成。
假设Alice和Bob共同开启了一个支付通道,他们首先在链上构建多签账户,并在账户中存入一些资金,例如Alice和Bob各存入100块作为他们在链下通道中的余额。随后,双方可以在通道中进行多笔转账,等到退出通道时,再将最终的余额同步到链上,由多签账户根据各自的余额给双方打款,完成结算。
在实际操作中,需要考虑很多复杂情况,例如,你并不知道对方何时想要退出通道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支付通道设计了一种“承诺交易”机制,用于声明通道内双方的最新余额,每笔转账发生时都会生成对应的承诺交易。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将最新的承诺交易提交到链上,然后退出通道。
然而,这里存在一个重要的作恶场景:Bob可以将过期的余额和承诺交易提交到链上,例如,在Commit Tx3生成后,Bob的余额为130,但为了牟利,他将过期的Commit Tx2提交到链上,声明自己的余额是160,而这个余额状态并非实时,这就是典型的“双重支付”。
为了防止此类双花场景,支付通道设计了相应的惩罚措施。这些惩罚措施的设计正是整个1对1支付通道的核心,理解了这部分才能真正理解支付通道。
在通道设计中,如果任何一方提交了过期的状态和Commit Tx,不仅不会如愿以偿,反而会被另一方把全部资金都抽走。这里用到了“不对称的承诺交易”和“撤销密钥”的概念。
不对称的承诺交易是指,每次转账发生后,会有一对承诺交易出现,就像下面这样:
Alice和Bob可以分别构造对自己有利的承诺交易,在其中声明余额和退出时应得的金额,然后将交易内容发给对方处理。这两笔承诺交易声明的“退出时所得金额”相同,但取款条件不同。
由于每笔承诺交易都需要2/2多签才能生效,Bob本地构造的对自己有利的承诺交易不满足2/2多签,而满足2/2多签的承诺交易则掌握在Alice手中,Bob无法提交,只能由Alice提交,形成了制衡。
撤销密钥则是用于防止双重支付的关键。如果Bob将过期的承诺交易提交到链上,Alice可以通过撤销密钥将Bob应得的钱提走。
总而言之,1对1的支付通道通过“不对称的承诺交易”和“撤销密钥”机制,有效地避免了双重支付问题,只要参与方都是理性人,就都不敢作恶。
基于CKB的Fiber相比于比特币闪电网络,在支付通道方面进行了大幅优化,可以原生支持多类型资产的转账/交易,例如CKB、BTC和RGB++稳定币,而闪电网络只能原生支持比特币。此外,Fiber依赖的Layer1主链是CKB,打开和关闭通道的操作消耗的手续费低得多,不会像BTC闪电网络那样磨掉用户很多手续费。
为了防止通道参与方离线时,对方提交过期的承诺交易进行作恶,Fiber和比特币闪电网络都引入了WatchTower瞭望塔机制。WatchTower会全天候监视链上活动,一旦发现有人提交了过期的承诺交易,就会及时处理,确保通道和资金的安全。
Fiber为了保护通道参与者的隐私,只让用户将“过期承诺交易的hash+惩罚交易明文”发给WatchTower,这样WatchTower一开始并不知道承诺交易的明文,只知道其hash。除非有人真的提交了过期承诺交易到链上,WatchTower才会看到明文,并紧随其后提交惩罚交易到链上。
Fiber对WatchTower机制进行了优化,实现了Daric协议,修改了撤销密钥的设计,让同一个撤销密钥适用于多笔过期的承诺交易,从而大幅减少了WatchTower以及用户客户端的存储压力。
为了实现更灵活的支付路径,闪电网络支持多跳支付,即通过中间节点进行路由,让未直接建立通道的两方之间也能进行转账。
“多跳路由”是指通过多个中间人搭建转账路径,能够增强网络的灵活性和覆盖范围。但需要解决中间节点的信用问题,HTLC和PTLC便用于防止中间人作恶。
HTLC是一种用于保证支付安全的机制。假设Alice要向Daniel付款100块,但他们之间没有建立通道。Alice可以通过Bob和Carol这两个中间人向Daniel付款。
Alice首先向Daniel发起请求,Daniel发给Alice一个哈希r,但Alice不知道r对应的明文R。之后,Alice在与Bob的通道中,通过HTLC构造支付条款:Alice愿意付给Bob 102块,但Bob要在30分钟内说出密钥R,否则Alice会把钱撤回。同理,Bob再跟Carol创建HTLC,Carol再跟Daniel创建HTLC。
最终,Daniel会告诉Carol密钥R的明文,并从Carol那里拿到100块。Carol再将密钥R告诉Bob,Bob再将密钥R告诉Alice,最终实现了Alice向Daniel付款的目标。
PTLC则是在HTLC的基础上进行了隐私改良,支付路径中每道PTLC都用不同的密钥来解锁,从而防止通过观察PTLC索要的密钥来推断出彼此的关联性。
Fiber利用HTLC和PTLC,可以和比特币闪电网络实现跨域支付,并保证跨域行为的原子性,即跨域相关的全部步骤要么全成功,要么全失败。
这种方式不需要信任第三方,即可在不同的P2P网络间实现转账行为,几乎不需要任何修改。
Fiber支持CKB原生资产以及RGB++资产,这使得它在即时支付场景中有极大潜力,更适合日常小额支付需求。
此外,Fiber在流动性管理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。CKB的TPS远比BTC高得多,手续费可以达到美分级别。为了应对流动性不足导致无法转账的问题,Fiber计划与Mercury layer合作推出新的解决方案,使得流动性注入的工作可以摆脱链上操作,解决UX和成本问题。
总体而言,Fiber在多类型资产支持、手续费和响应速度、隐私和安全、流动性管理等方面都比传统的闪电网络进行了大幅改良。它有潜力成为更安全、更高效、更易用的P2P支付网络,为CKB生态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由于Fiber和闪电网络本身涉及的知识点太多太杂,单纯一篇文章可能无法覆盖到方方面面,未来我们将针对闪电网络和Fiber的话题推出系列文章,敬请期待。
流光易逝
回复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CKB的闪电网络方案Fiber,内容非常清晰易懂,让我对区块链支付有了更深层的理解。特别是对支付通道和WatchTower的讲解,让我明白了一些关键技术细节,以及Fiber相对于BTC闪电网络的优势。期待后续的系列文章。
ShadowHunter
回复感谢分享Fiber的方案细节!看来Fiber在闪电网络基础上做了不少优化,比如支持更多资产类型、降低手续费,并且还解决了WatchTower的存储问题。如果Fiber能顺利发展,CKB的生态应该会越来越繁荣。
暮色染红
回复Fiber Network听起来很有潜力!尤其是支持多种资产这点很吸引人。期待更多关于它的文章,看看它能不能真正实现高效率的P2P支付。
TechHunter
回复这篇文章详细地解释了Fiber网络的技术原理,特别是对支付通道和WatchTower机制的分析,让我对闪电网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。Fiber在多类型资产支持、手续费、隐私和安全等方面的优化,以及与闪电网络的互联互通,都让我对CKB生态的未来充满期待。
青春纪念
回复这个Fiber Network听起来很有意思,比传统的闪电网络多了很多功能。尤其是支持多种资产,以及比BTC闪电网络便宜的手续费,这对用户来说是挺大的吸引力。希望这个项目能发展顺利,期待看到更多关于它应用的案例。
风影逐月
回复这篇文章非常详细地介绍了Fiber Network的运作原理,并与传统闪电网络进行了对比。我尤其对Fiber在多资产支持、手续费和响应速度、隐私和安全方面的优化印象深刻。我相信随着Fiber的推广,CKB生态会更加繁荣。
ThunderPhoenix
回复這篇文章信息量很大,深入淺出地介紹了Fiber網絡,讓人對CKB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。雖然 Fiber 目前處於早期階段,但它在支付通道、WatchTower 和跨域支付等方面的優化令人印象深刻,非常值得關注。